庫爾勒又名“梨城”,是我國著名的香梨生產基地,庫爾勒的知名度與香梨緊密連在一起,獨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氣候給庫爾勒香梨的生長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孕育出“塞外明珠、山水梨城”。目前,香梨產業已成為庫爾勒最具城市特色的支柱產業,承擔著“十二五”末占農民收入40%的重要任務,庫爾勒市已經探索出一條以品質作保障、以技術作推動、以品牌作引領的地方特色林果業發展新路。
據統計,近年庫爾勒香梨年出口2~3萬噸,年均創匯約3千萬美元左右。出口市場已發展到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等20多個國家。為拓展香梨果品市場,促進農民創收、增收,當地政府提出全面開展香梨出口注冊果園標準化基地建設工作,并出臺相關優惠政策,鼓勵相關果品企業和果農發展出口注冊果園,2014年庫爾勒市考核合格的出口注冊果園面積1.75萬畝。2013-2014年度,由庫爾勒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登記出口5000多噸,創匯 1500萬美元。
庫爾勒香梨之所以名傳千里,與梨城成千上萬名香梨種植戶的辛勤勞動是分不開的。說到香梨種植戶,有一位種梨“女狀元”最值得一提,她就是劉哲敏,一位普通的農村婦女,通過自己的不斷努力,不僅將自家收益并不好的梨園發展得有聲有色,成為遠近聞名的科技示范戶,還帶領幫扶其他村民不斷發展香梨和養殖業,成為大家眼中科技致富的“領頭雁”。
劉哲敏是庫爾勒市阿瓦提鄉其蓋克其克村婦聯主任、金久誠香梨合作社社長。
“作為合作社社長,心里要裝著群眾,讓鄉親們過上跟城里人一樣好的日子,是我最大的愿望!眲⒄苊粽f。她刻苦鉆研香梨種植技術,成為遠近聞名的科技示范戶。
上世紀九十年代,劉哲敏有20畝香梨園,由于管理技術不到位,商品果畝產800公斤,年收入僅3萬元,除去一家人日常生活開支所剩無幾。
“要依靠科技致富,在富起來之前先要讓自己的大腦充實起來!眲⒄苊艉苤,四處奔波,聘請農業局的技術人員進行指導,購買關于香梨種植技術的書籍刻苦鉆研,同時虛心向同村農民請教。為了提高經濟效益,只要聽說什么地方的梨樹長得好、香梨品質好,她就非得去看一看、學一學。
經過十余年的摸爬滾打,現在的劉哲敏有400畝梨園、70畝棉花、100畝小麥,她家還飼養家禽8000只,年收入達100余萬元。
2005年,劉哲敏從報刊上得知,國家開始大力扶持農民協會,組織和整合農村零散土地,以合作的形式統一發展,以適應當前的經濟發展要求”,她如獲至寶,立即牽頭,組織村里20戶年輕、科技意識強的農民成立了阿瓦提鄉其蓋其克村香梨協會,成了鄉里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剛開始,很多農民不理解,認為自家的土地自家種,沒有必要合在一起種。劉哲敏就自己出資聘請專家擔任協會的技術顧問,進行統一施肥、統一管理、統一防治,對會員進行“手把手”的專業指導,香梨產量明顯提高,人均年收入由3500元增加到5000元。
2008年3月,劉哲敏將香梨協會正式注冊為庫爾勒市金久誠香梨專業合作社,為社員提供農業技術、市場信息、尋找買家等方面的“一條龍”服務,幫助他們降低市場風險。當年,香梨特級果比其他農戶高10%,每公斤香梨的價格高于市場價0.2元。
“自己不用操心,梨樹管理、香梨銷售都上門服務,還能多賺錢!笨吹郊尤牒献魃绾髱砹丝捎^的經濟效益,一些村民主動加入合作社,目前,合作社已有社員256戶。2011年底,加入合作社的梨園平均畝產達2噸,人均年收入達15468元,成為全鄉名副其實的“小康村”。
2009年,劉哲敏作為合作社的法人,為了適應市場需求,提出合作社要注冊自己的商標、制作專門包裝,得到全體社員的一致同意。經過精心策劃,合作社投入資金40000元,注冊了“喆盛”牌商標包裝箱。
“要想在市場競爭中取勝,必須把好香梨的品質關,創建綠色無公害品牌”。為了把好種植梨樹的每一關,劉哲敏按照香梨生長特性,每月把印制香梨管理要點的農事操作記錄卡發到每個社員手中,使每個香梨都可以“追根溯源”。為了提升香梨的品質,劉哲敏加大了合作社的管理力度,要求社員生產所需的肥料和農藥等農業生產資料由合作社統一采購,在降低生產成本的同時,保證生產資料的質量,限制使用農藥和化肥等。通過建立綠色標準化生產示范基地,使用高效生物菌肥,全面提升了香梨果品質量。在劉哲敏和社員的共同努力下,“喆盛”牌香梨于2010年8月通過綠色食品認證,目前已建立綠色香梨標準化生產基地 2465.74畝。
2009年4月,村黨支部召開黨員承諾大會,作為村婦代會主任的劉哲敏,率先與貧困戶陳開蓮“一對一”幫扶對子,并鄭重承諾:定期向陳開蓮傳授香梨管理、病蟲害防治等技術,免費向陳開蓮提供農機具、無息借款購買農資,通過技術幫扶,使陳開蓮家人均收入逐年提高,不脫貧不脫鉤。
陳開蓮家中有三口人,8.6畝梨園。長期以來,由于缺乏梨園管理技術和經驗,陳開蓮家梨園的產量和質量普遍較低,2008年底,全家人均收入僅為5000元。為盡快改變現狀,劉哲敏手把手地向陳開蓮傳授香梨施肥、修剪、病蟲害防治技術,為了幫助陳開蓮提高香梨質量和產量,降低農業成本,劉哲敏免費為她提供生物菌肥,取得了良好收益。為了改變增收結構,劉哲敏還幫助陳開蓮聯系了500只雞苗,手把手地悉心指導。幾年來,在劉哲敏的傾力幫助下,陳開蓮一家人的生活發生了質的改變,目前,陳開蓮家每年收入不低于6萬元。
經過多年的默默耕耘與付出,劉哲敏收獲的不僅僅是一顆顆又大又甜的香梨,也獲得了廣大村民的一致認可和喜愛。在各方的相互配合下,金久誠香梨合作社的香梨生意也越做越紅火。 2015年9月,劉哲敏在天貓商城和京東商城分別開辦了網店,目前已售出香梨400噸,銷售收入達300余萬元。在庫爾勒香梨種植行業里,劉哲敏也成了大家心目中名副其實的種梨“女狀元”,致富帶頭人。
|
|